“搶注商標依然存在很大問題。”鄭躍文委員直言,有的企業干了很多年,由于商標被人搶注,品牌得不到保護,使得多年積累下來的無形資產打了“水漂”。
對此,全國政協委員、三胞集團董事長袁亞非也深有感觸。他說:“我們國家的商標法,采用了申請在先原則,誰先申請、誰先注冊,商標所有權就歸誰,所以有一批專門注冊別人商標的‘商標客’,他們不用這個商標,只埋伏在那兒,靠這個來打官司,投機賺錢。”袁亞非認為,我國商標法從某種程度上鼓勵了“商標客”的投機行為。
全國政協委員、隆鑫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涂建華表示,他的企業也遭遇到“被搶注”的問題。
如何避免商標被搶注的行為?委員們提出,希望國家工商總局重視解決搶注商標問題。袁亞非則表示,希望工商總局能安排特殊的商標并存性審查機制。
對于委員們提出的問題,國家工商總局副局長劉俊臣首先拋出了一組數字作為回應。截至2017年末,我國商標累計注冊量達到1700萬件,總量占全球的40%;2017年商標申請總量的增量將占到全球增量的80%以上。
對于商標惡意搶注問題,劉俊臣表示也很無奈。他說:“商標搶注也是我們比較頭疼的問題,現在專業公司搶注一大堆商標,而商標又牽扯到司法問題,因為法律規定,注冊商標連續三年不使用撤銷。”
“不過,目前我們正在研究要把商標使用情況納入法律范圍之內。”劉俊臣告訴委員們,“我們會把委員們的建議,積極認真地向立法機構反映,盡快解決商標搶注問題。”